發(fā)帖
評論
【我說鏟車】同庚間的對比:徐工500K VS龍工855
一般情況下的用車報告,都是就單車而言。本次來個對比說車,沒對比就沒有深度嘛。這兩臺車中,龍工855B是我單位自用的,購于2011年3月,徐工500k于2011年4月出廠,都是接近十年的老車,可謂難兄難弟。
這后罩和后組合燈,有些古樸的過分
后面被撞過,換成了12年后款式,本身應該是上圖那種。
該款855B是好評最多的龍工產(chǎn)品。
徐工的駕駛室正臉總有一種腦袋上頂著頭巾的感覺
這臺龍工我依稀記得,三丶四年前就是這個數(shù)了
身份銘牌。這兩個老家伙身板基本一致。
先說這兩臺車的共同點:行星箱搭配濰柴、前后橋呈對中布置。優(yōu)點就是成熟可靠,前后輪軌跡相同,能開進去就能倒出來。拉線操作,簡單直接。但是,重點來了,這兩個其實是兩種風格,龍工路線是簡約實用夠用,徐工硬實中透出一絲偏激。接下來開始體檢,從前往后摸。
仔細看,這兩臺車工作裝置中拉桿與鏟斗背部呈現(xiàn)的角度。兩者的鏟斗液壓油缸粗細基本一致,龍工855B的鏟斗掘起力比徐工500K的力量大,而卸載速度上則反過來。這也導致了實際使用中龍工可以將斗底板向前伸展的多一點,徐工斗上沿加高一點。
龍工由于采用的液壓泵排量比徐工小,為了保證動臂的舉升速度,動臂油缸比徐工短,在動臂上的位置比徐工高,結(jié)果就是龍工的動臂沒有徐工的力量大,沒有徐工放的低,龍工實際上只在平整地面上鏟斗平放能接觸地面,做整平活時徐工更易操作。但凡事有利有弊,福兮禍所依大概就是這意思,不信?看圖。
看到了沒?徐工的油缸底座比起龍工來剛度是大幅加強的,在材料厚度、拼焊工藝上的成本花的更多。注意855B在動臂上銷座下斜插的那塊板,表明龍工則在整體結(jié)構(gòu)上更取巧,用少一些的材料實現(xiàn)了差的不太多的強度。油缸上的鋼制油管部分,徐工是整個焊上的,龍工則是連接塊用螺紋擰上的,堅固程度上徐工勝,制造維修便利性上龍工更好。
看完前面,現(xiàn)在是劃拉到腰部。徐工把柴油箱裝在了后配重上,把儲氣瓶放在了腰上,給變速閥和變速箱加油管留下了較寬松的維修空間,龍工則是用可轉(zhuǎn)動的柴油箱來實現(xiàn)同樣功能。至于發(fā)動機進回油管見仁見智。兩者都是大跨距鉸接式車接,徐工依然很用力,比較起來龍工更像是女式馬甲線,徐工則是塊狀腹肌。
這種固定方式螺栓可不能松的太多,龍工的是一個V形槽,能自動定位。
這個液壓油箱好像有點節(jié)衣縮食呢
龍工的雙圓錐滾子軸承車架鉸接,一直頗受好評,除了軸承的高承載力之外秘密就在它的銷子是能夠微量擺動的。
現(xiàn)在蹲下來看,對比一下,兩者的駐車制動、傳動軸、油管布置。駐車制動器龍工輸;傳動軸支撐徐工徐工輸。動臂、鏟斗油管走向基本一致。但徐工的動臂油管在車架上這個固定方式值得吐槽一下:用一整塊U形斷面做出來它不香么,做成兩塊拼合還切那么兩條槽,一下子就把上面苦心做的橡膠減振給破功了。
這維修拆裝能方便?
這個可以作為平常檢查窗口用
這個儲液杯讓我突發(fā)奇想:轉(zhuǎn)向油缸前面兩只不好打油的機型,可以用它裝機油什么的打點滴。
現(xiàn)在往上看,防護欄、駕駛室,徐工的略勝一籌:簡潔,向斜下方觀察范圍更大一點,放個桶什么的沒那么擠。
這個后雨刷雖然用的時候不多,雨天就頂大用了
這個通道在排完柴油機油路空氣、檢查冷卻液、機油后,進入駕駛室很實用。
龍工的大門,不好進
徐工的設計除了那個快頂?shù)降管囩R的護欄不方便擦拭頂燈及玻璃外,其它部分比龍工更實用。 現(xiàn)在來看后部。兩者的后橋擺動架很相似,有同樣的優(yōu)點和缺點,使用時間長了,后橋都會前后竄動。解決辦法可以設計成在這個間隙中加入一個滾針平板推力軸承。
那時候后置柴油箱是一個風潮。但個人認為還是放在駕駛室那里更好一點--油量大,成本低,司機更方便,堆料過溝時少操心。
一個詞,粗、硬。
最后我想單獨提一下該款徐工500K的劑車護罩。本意是全面防護,但是裝載機制動系統(tǒng)在車橋部分的主要故障原因是過熱和制動活塞的銹蝕,全包圍既不利于散熱也擋不住積水。簡單不都是原罪。 裝載機行業(yè),不論是設備本身,或是司機,都是入行容易做精難。十年過去了,物是人非,徐工越做越強,龍工一言難盡。正所謂風起云動氣象遷,朝時豈知暮塵煙。
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