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帖
評論
-
雁峰居士 2011-04-11
回復 24# 萌的裝載機 有帶先導的,叫500K-3,但不推出,帶先導是50G,這款500K性能還不錯
回復(0)
-
萌的裝載機 2011-04-11
不帶先導的?
回復(0)
-
雁峰居士 2011-04-10
500K 要賣到33萬多,具體你要看是什么地方,
回復(0)
-
化龍魚 2011-04-06
強烈支持徐工,中國機械行業(yè)領頭羊啊。
:victory
回復(0)
-
雁峰居士 2011-04-06
頂,我有臺徐工,也有臺柳工,感覺柳工的變速箱不經搞,兩年就搞了兩次,50C狗屁,
回復(0)
-
我的徐工 2011-04-03
作為中國人,我們應該為徐工叫好,因為徐工為行業(yè)進步做的事情多,跑的速度快;作為中國人,我們更應該為中國叫好,因為這個奮發(fā)有為的國家,這個快速崛起的民族,已經讓世界感到了越來越大的震撼的力量,已經讓世界感到中國對世界進步促進的震撼力量。 世界不屬于歷史,世界屬于創(chuàng)新。
回復(0)
-
我的徐工 2011-04-03
1、1999年,徐工率先開發(fā)了中國第三代裝載機 十二年前,也就是1999年,徐工率先開發(fā)了我國第三代裝載機ZL50G,當時徐工這個產品的問世震驚了整個裝載機行業(yè),很多企業(yè)開始跟進,第二家企業(yè)先是在一款老機型上加了個先導,也叫ZL50G,但是整體各個方面與徐工50G差距很大,后來直到2001年,這家企業(yè)才做出與徐工50G類似的產品,仿的是卡特的結構,仍然叫ZL50G,后來大概在03年改了名字。 徐工50G對中國裝載機行業(yè)的技術貢獻有幾個方面: 第一是推進了中國裝載機的精細化制造。大家現在看徐工50G很平淡了,但是在上個世界90年代末能看到這種車,很多人都認為是徐工和國外合資的,不敢相信當時的中國能造出那樣的車。 第二是在整機結構上,應用了“主鉸接點對中設計”,整機行駛時前后輪輪跡重合,降低輪胎磨損,消除前后輪的內部功率消耗。 第三是在成功應用了一系列新技術,比如:先導操縱、轉向液壓緩沖、電子監(jiān)控、自動放平、機罩整體自動開啟、集中潤滑(高配)、獨立散熱(高配)等等。 現在,除了轉向液壓緩沖只有徐工在用外,整機結構和其他技術,都被全行業(yè)在高端車型上普遍采納。 現在看徐工50G平淡無奇了,但是10年前,誰看到這種車都會驚訝。 到現在為止,徐工50G連續(xù)10年保持出口量全國第一。 2、2004年,徐工率先開發(fā)了中國第一臺“機器人化裝載機” 繼成功開發(fā)ZL50G之后,徐工于2004年成功開發(fā)了中國第一臺“機器人化裝載機”,被列為國家863計劃,并通過國家驗收,機器人化裝載機,全行業(yè)列入863計劃的,徐工是唯一一家。但是由于該產品太超前,成本過高,不具備市場推廣的可能性,不過,從技術角度看,徐工把中國裝載機技術推向了頂峰。 3、2010年,徐工再次發(fā)力,開發(fā)出中國第一臺最大噸位——12噸級別裝載機LW1200K 這不僅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噸位的裝載機,也是唯一一臺成功用于實際作業(yè)的大噸位裝載機,現在這臺車已在港口運行了2個多月,和眾多進口車同場競技,這在國產超大噸位機型中也是個奇跡(一次開發(fā)成功,連續(xù)高負荷工作)。國內還沒有第二家企業(yè)能夠做到。 4、徐工率先引進國際一流的挖機技術并具備了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 關于挖機產品,徐工在國內與國際一流企業(yè)合作,讓徐工最早領悟了工程機械之王——挖機的制造經驗,為后來挖機的獨立制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,同時,具備了沖擊國際頂尖(或者叫冷門、偏門也罷)挖機技術的實力,徐工步履式挖機ET110在中國的問世即說明這一點。至少徐工有能力制造了,其他品牌還沒實現(我想國內每個挖機品牌都不會不希望擁有這種幾近科幻的產品,至少它代表了制造能力和對國際頂級挖機技術的理解、消化吸收和創(chuàng)新能力)。 國內品牌中,最近幾年,在行業(yè)技術進步的里程碑中,還有誰能夠拿出早于徐工的推動裝載機行業(yè)進步的標志性技術內容。相信你們會看到徐工500KL的好處的
回復(0)
-
chancheren 2011-04-03
恭喜LZ獲得2011年紙上談兵獎,獲此殊榮不知有何感想?
回復(0)
-
鄂爾多斯 2011-04-03
這機看著很是順眼 只是沒有適合的工況
回復(0)
-
qq46778623 2011-04-03
某些人就喜歡夸大其詞 ! 空口白話就能把數據說清了嗎?
回復(0)